近日,我院神经外二科成功为一名基底巨大动脉瘤患者成功植入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手术顺利,患者恢复良好。这是我院颅内动脉瘤治疗技术的新突破,标志着我院神经介入技术再上新台阶。
 

 
今年83岁的王大娘前些日子因“突发晕厥一个小时”为主诉来我院就诊。记得两年前,王大娘也曾因晕厥于当地医院检查MRI,提示脑干前方占位。因为脑干肿瘤为高难度手术,加之大娘年岁高,当时经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后,就出院了。约七个多月前,王大娘再度出现间断晕厥,次数逐渐增多,晕厥时间逐渐延长,再次就诊,完善头部CT及头颈部CTA后诊断为“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考虑到治疗难度大、风险高,当地医院建议于上级医院进一步就诊,家属问诊咨询多家医院,均被告知风险大,暂未同意手术治疗。近一段时间,王大娘病情再度加重,同时伴有饮水呛咳、四肢无力、二便困难。入院当日昏厥不醒,急入我院就诊,急诊以“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为诊断收入院治疗。
 
(上图)辅助检查:两年前MRI影像
 

(上图)7个月前外院就诊CTA及头部CT可见巨大基底动脉动脉瘤,提示脑干受压

 
 

(上图)本次入院发现基底动脉瘤进一步增大,脑干受压更重,甚至左侧脑干出现低密度缺血改变

 
神经外二科医生于淼接诊患者。影像结果提示:巨大基底动脉瘤直径25*33mm,一旦瘤体破裂出血,后果不堪设想,堪称极其危险的“不定时炸弹”!王大娘的动脉瘤对比之前明显增大,脑干受压更重,甚至左侧脑干出现低密度缺血改变,结合病人出现的病情严重进展信号,家属也积极要求手术治疗,因此具备手术指征。术前,神经外二科介入团队反复评估病情,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治疗计划及应急预案。
临床上,颅内巨大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5%(3% ~13.5%),发生在基底动脉主干的更为少见,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治疗上,无论是开颅手术还是常规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效果均欠佳,一直以来都是治疗的难点。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结合疏松填塞弹簧圈手术(微创介入),但手术难度之大,亦如“高空走钢丝”。
经过术前讨论,对症双抗、补液等治疗,与王大娘家属详细沟通和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如期进行。

(上图)头颈部CTA提示动脉瘤起之基底动脉中下段,基底部较宽较前增大,犹如一个“眼镜蛇头”匍匐在基底动脉中段

 

尽管术前预料到难度,但是面对基底动脉丰富的脑干穿支血管,脑干前方巨大的宽颈动脉瘤占位,仿佛一个眼镜蛇头,匍匐在脑干腹侧,这让任何一名术者心有余悸。无影灯下,手术团队谨慎、娴熟的操作着每一步。手术入路很困难,左侧椎动脉纤细,起源于主动脉弓上,而右侧椎动脉也不发达,起源于迂曲的右侧锁骨下动脉,若行介入治疗,这是唯一的手术入路,其考验术者的不仅是巨大动脉瘤,无比风险的载瘤动脉-基底动脉,高龄被病魔长期折磨的羸弱躯体,就算要冒这些风险,唯一可供手术通路的右侧椎动脉它僵硬迂曲,是否能通过手术通路导管?夹层,血管闭塞,栓塞随时可能让手术中途终止,而且还会给病人带来致命的并发症。手术何去何从这个手术考验的已经不是术者的经验技巧,而是术者的责任、担当、胆量和承受力。在团队的紧密协作下,顺利完成了植入血流导向装置,并填塞弹簧圈。术后造影可见动脉瘤基本不显影,支架释放位置满意,充分打开并完美贴壁,载瘤动脉通畅。

(上图)术中影像:给与多角度首推造影,观察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同时观察动脉瘤内血流滞留及血流动力学

 
(上图)术后影像:动脉瘤腔内血流滞缓,支架沿基底动脉释放至右侧椎动脉末端,支架内未见血栓,远端血流通畅良好
 

王大娘麻醉停药后逐渐清醒,四肢功能明显改善,饮水顺畅多了,不再呛咳,经过术后精心护理,五天后顺利出院。本人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关于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由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的颅内动脉局部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好发于脑动脉分叉部位,约85%的动脉瘤发生在前循环(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15%的动脉瘤发生在后循环(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
据统计,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为2%~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40~60岁常见。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而危及生命,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幸存者多有残疾。
 
 
关于血流导向装置

 

密网支架又被称为血流导向装置,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栓塞材料。通常动脉瘤是血管壁形成的囊状突起,血流导向装置或者密网支架,是在血管内、载瘤动脉上跨过动脉瘤释放支架,重建血管。密网支架,脱胎于普通支架,但却又是材料上的一次革新,正在改变动脉瘤的治疗历史。由于这个支架的网眼非常小,导丝非常细,会干扰并减少从载瘤动脉进入动脉瘤的血流,使动脉瘤中血流出现阻滞,导致动脉瘤内血栓形成,表现为“血流导向”作用。它通过血流动力学机制起作用,与既往的弹簧圈栓塞完全不同,通过机械填塞促使其完全闭塞。另一方面,它提供血管内皮细胞攀爬生长的脚手架,促进内皮化修复。这样总体上较弹簧圈栓塞操作更简便,手术风险降低,更安全。尤其适合比较复杂、难治性动脉瘤,用常规栓塞方式困难的病例。

 

 

 

“捕蛇者说”之血流导向装置成功治疗巨大基底动脉瘤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捕蛇者说”之血流导向装置成功治疗巨大基底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