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进入冬季以后,气候变冷、干燥,冷空气会让呼吸道纤毛的清除能力变弱,痰液和病原微生物更容易留在气道,削弱了黏膜的屏障功能,为病原体的侵入造成可乘之机,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目前,大约有30多种病原体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其中有十几种比较常见,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新冠病毒等都是当下主要流行的病原体。
北方以流感、肺炎支原体、鼻病毒、腺病毒为主。近期统计数据显示,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势明显。
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防控呢?
流感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只有甲乙丙会感染人,丁型流感主要感染猪、牛等。目前引起流感流行的主要为甲型中的H1NI、H3N2亚型及乙型病毒的Victoria系。
发热:体温可达39-40℃,常伴畏寒、寒战;
全身症状: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极度发力、食欲减退。
呼吸道症状:咽痛、咳嗽,可能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
其他症状: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①传播途径比较多
②是流感的传染性非常强
③是无症状感染者可传播流感病毒
④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
1.建议大家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接触面部前、外出回家后,使用洗手液或肥皂配合流动水清洗);
2.多通风、戴口罩,勤洗衣服和被褥,可在阳光下晾晒;
3.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尽量及时接种疫苗;
4.如果当地出现了呼吸道传染病的爆发,要注意少聚集;
5.保持规律作息与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及时添衣,适度运动,增强健康。
1.出现流感症状时,应居家休息,避免接触人群;
2.与家人接触时佩戴口罩,减少传播风险;
3.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需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供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